三、互联网医疗的应用
政府政策鼓励,市场需求扩大,互联网发展势不可挡。很多公立医院已经开始建设互联网医院,至 2021年6月止,全国已建互联网医院1600多所,大批三甲医院首当其冲。开设的互联网线上项目有:线上挂号预约、诊前咨询、电子报告、电子处方、线上支付、视频问诊、在院患者线上管理、医患互动、院后随访、患者教育与管理、远程家庭医生服务等等。目前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已经有很多三甲医院通过内部视频直播、外部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临床经验的分享与交流。专家教授的医学讲座与手术示教直播让学生来观摩,建立了有效的经验分享、医学生学习渠道。
1.领域细分——健康管理。包括: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、医疗信息查询、电子健康档案、疾病风险评估、在线疾病咨询、电子处方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。
2.领域细分——网上药品交易。近两年,国家已发放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牌照992家,网上药品交易服务已经成熟。2020 年,互联网医疗月活用户峰值已超六千万,线上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服务供给渠道。
3.领域细分——远程医疗。远程医疗包括:远程会诊、远程接诊、远程监护、远程影像诊断、远程病理诊新、远程超声诊断、远程心电诊断、远程手术等。
①远程会诊
将各级医疗单位实现互联,对于医疗单位,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实现高水平医护资源对接。专家医生只需通过远程医疗视讯系统,即可实现远程高清互动会诊,远程病患资料调用等多用途多功能。
②远程监护、远程探视、远程护理。
远程监护护理解决方案,借助于远程健康监护。交通不便或行动困难的患者,可以足不出户,就与护理服务建立连接。在移动终端及网络的辅助下,护理人员通过了解患者最新的健康状况,提供深入的远程咨询和远程护理。
③远程手术
远程医疗实现高清影像的实时直播,同步录制及按需点播。手术室内的手术过程视频、医疗仪器视频、医师讲解音频等多种视音频源同步编码并传输,提供给远端示教室、办公室内的学生和医生如临其境的观摩体验。
④分级诊疗、社区医疗、家庭普及
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,除了需要医疗数据、患者病历等信息的共享,其他核心能力也可以实现。比如:单方音视频通话、多方音视频通话、远程图文交流、远程彩超、远程心电等一系列远程医疗系统平台的搭建。未来在家门口的社区诊所或药店就能找到好医生,不需要舍近求远去拥挤不堪的大医院。
4.领域细分——移动查房、移动会诊
通过移动查房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患者信息,并且可以促使信息无缝连接,无论医生走到哪里,处在哪个环节,都可以随时获取数据。将医生的工作前移到床旁,进而将医生的时间及智慧更多地给病人。
5.领域细分——数字化院前急救
在救护车前和车内安装1080P高清晰摄像机,利用 3G/4G等网络实时传输急救现场和救护车上的抢救情况,大大提高120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院前急救的掌控能力。数字化院前急救信息,经数字化处理分析后,能够为医院及医疗部门决策层提供更真实科学的区域病情数据。为了解区域医疗水平、疾病分布、病情趋势、进行分类分级诊疗提供数据依据,为进一步开展医疗改革和提高整个区域医疗水平,提供新的方向和建设规范。数字化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,围绕急救工作整个过程,以院前急救电子病历为线索,建立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平台。医疗数据应当无缝接入。数字化院前系统兼容各大品牌监护仪、心电图机、POCT、急救呼吸机、除颤监护仪、心肺复苏器等医疗设备数据信息对接。可按照多个维度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。包含但不限于基于时间统计、来院方式、D2B延误原因统计、介入统计、溶栓再通统计、远程心电传输统计、GRACE 评估统计、卒中评估统计、患者转归统计、死亡率统计、住院费用统计、住院天数统计等。
6.领域细分——国际交流、远程医学研讨
支持全高清影像的实时直播互动、同步录制及按需点播。支持会议室内各种多媒体信号源的同步采集编码并传输,为远程会议室、办公室或其他场所的用户,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。
摘编:
1.《互联网+医疗健康——迈向5p医学时代》陈金雄主组
2.《AI+医疗健康》王豫、徐岩、方林编著
3. Fastdata极数
【上一篇】无
【下一篇】浅谈“互联网医疗”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