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分夺秒,在黄金治疗时间内打通脑梗患者堵塞血管
11月10日21点半左右,患者许某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,家属立刻联系120将其就近送至天津大学新城医院。运送途中,120急救人员提前与新城医院卒中中心的医生护士沟通。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描述,初步诊断为急性脑卒中,医院立即启动“卒中绿色通道”,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。
11月10日22:10
患者被送入急诊科抢救室,急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,因患者躁动无法配合进行头颅核磁检查,初步诊断为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”。 幸运的是,由于120送诊及时,患者处于静脉溶栓黄金“4.5小时”时间窗内。
11月10日23:00
急诊科为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,有效溶解血栓,为抢救其大脑功能赢得了宝贵时机。
11月10日23:55
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,给予心电监护及吸氧,由于患者呼吸困难、血氧饱和度低,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。
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,医生高度怀疑其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,急性大血管闭塞6小时之内,是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黄金时间。11月11日零时左右,血管介入组、麻醉手术科团队全部到位。
11月11日00:42
医生们开始股动脉穿刺进行脑血管造影,造影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闭塞,左侧大脑中、大脑前动脉未显影,右侧颈内、颈外动脉及后交通动脉均无代偿,随后行支架取栓治疗,成功再通血管,左侧颈内动脉系统重新恢复供血。
11月11日02:50
患者安返监护室,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,持续镇静,严格控制血压降低,再灌注损伤程度及其他治疗,术后患者右下肢活动明显好转。
因患者是86岁的高龄老人,既往有高血压、房颤、脑梗死病史,此次为左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,下一步将面临脑水肿高峰期、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处理,仍需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一段时间才能平稳度过危险期,我们期待患者能够恢复得更好。
科普链接
根据《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(2019)》,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.9%,意味着每5人就有2人会罹患卒中,位居全球首位。同时,每5位死者中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,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.3%。
专家提醒,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,气温骤降,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引发血管收缩,使得血压升高,诱发脑梗死。所以平时经常头晕的人群、患有高血压或曾经检查出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患者,应高度警惕,严防脑卒中。
对于卒中患者来说,时间就是大脑,时间就是生命。越早发现,越早治疗,预后也就越好。患者在发病后应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,抓住治疗时间窗。如果在时间窗内使用药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,就可能在脑细胞没有完全梗死之前,恢复氧供和血供,从而恢复全部或部分功能。对于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症或(和)存在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,可以考虑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,将堵塞血管的栓子取出,以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。
天津大学新城医院急性脑卒中中心
天津大学新城医院具备完善的院前急救、急诊抢救、重症监护及后期康复治疗体系,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、发病率高、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等特点,医院成立了由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、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脑血管介入科、医学影像中心等科室组成的“急性脑卒中中心”团队,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辟绿色通道,在黄金治疗时间内,通过静脉溶栓治疗以及桥接全脑血管造影+机械取栓术,大幅提高了卒中患者抢救的成功率,有效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。
【上一篇】无
【下一篇】筑牢防线 严正以待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